近年来,五一农场积极探索新的党课形式,在教育主体、教育时间、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及教育实效这五个方面进行创新,让党课“活、近、动、潮”起来,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员。
上好情景课,让党课“活”起来
“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驻足五家渠军垦博物馆,沉㓎、体悟先烈风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集体学习研讨,4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望着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时的物件,久久凝思。
2月18日,五一农场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等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激励农场各族职工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追思革命先烈大无畏精神,淬炼党性修养,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奋进新征程,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基础。随着党员干部思想日益多元化,对党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让党员干部设身处地进入情境中,增加党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讲“活”初心和使命。近年来,五一农场各党组织充分挖掘资源和文化内涵,克服以往党课手段单一、照本宣科的缺点,通过组织党课培训、网课学习、重回红色基地等多种形式,模拟“三重一大事项”讨论、表决等情景,在多种角色的体验中提高专业能力和对党组织议事规则的深入理解,实现从“我听讲”变成“听我讲”的模式转换,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和学习效率,为干部党史教育注入活力。党支部这一新颖活跃的学习模式,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党员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对培育党员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提升党员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上好互动课,让党课“近”起来
“今天我作为劳模走进五一中学,能为学生们进行宣讲,其实是通过这次机会和咱们的学生聊聊天,说说话……”5月20日,五一农场中学电教室气氛热烈,农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燕正在讲述个人事迹,吸引了近百人认真听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课堂内容生动、故事感人,既增加了课堂的灵活性,又激起青年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诠释了王燕本人30年工作生涯的心路历程,她用兵团精神肩负起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洒下一路汗水、一路芬芳、一路幸福和一路希望。
70岁的辛迪生身穿绿色军装,佩戴勋章讲述他成长背景、入伍情况和参加战役的故事,耳畔回响着声声撞击心灵的讲解,脑海中浮现的是当年硝烟弥漫、先烈们前赴后继的场景。故事分享之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围着辛爷爷,你一句我一句地问着问题。在创作精品党课的基础上,五一农场结合实际,呈现“本土气息”。在形式上突出“新”,在内容上突出“鲜”,推行“配餐”和按需“点餐”送教方式,做到点“单”上“菜”,真正实现让党课“活”起来,党员“动”起来。截至目前,情景互动式党课在场域内宣讲30余场,丰富多彩的党课让基础广大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上好智慧课,让党课“潮”起来
12月1日,怡丰园北社区退休党员袁桂春一大早打开支部微信群,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陈承堂正在统计收听收看第15场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的党员人数。怡丰园北社区党总支依托微信群等载体开展“微党课”,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农场党委对老党员近期相关工作的要求及相关会议精神。党员袁桂春说:“相比开会时那种快餐式讲述,闲下来的时候,对照微信群里的党课学党建知识,又方便又轻松,每天只要10分钟,并且还能反复看,边看边想。”据了解,怡丰园北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共有党员34人,为了方便老党员们学习,支部经常在群里分享党章党规、组织生活、先进典型等学习内容。除了固定推送外,老党员丁忠年还经常参加社区广场舞、志愿者活动,受到不少老同志的肯定。
在微信群里上党课,让党员学习交流有了“新阵地”。农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丽说:“就在几天前,分管领导还将职场中如何跟进工作、如何写作等相关链接转发到微信群里,大家反映说分享太及时了,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党的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作之余,阅读微信群里推送的系列党课内容,同事们围坐在一起,感受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之旅。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五一农场创新学习形式,结合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情景式、互动式党课,紧扣“对党忠诚”主线,为农场党员干部补足了思想之“钙”、铸牢了党性之“魂”,坚定了发展之“心”,用党课的“开放”,引导党员思想“开放”和行动“开放”,使理论与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让党课活起来,把知识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