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场动态 >> 正文
落实基层党建“12362”工作体系 后进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记头屯河农场大门院社区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0-09-18 11:05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作者:头屯河农场-管理员 浏览次数:

为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提出了围绕一条主线,狠抓两个关键,实施三项工程,强化六项措施,实现两个全面的“12362”的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大门院社区落实“12362”工作思路,由“后进”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

9月14日,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大门院社区党员活动室内,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春雷带着今年的入党积极分子参观社区荣誉墙。

墙上挂满了近几年社区取得的各项奖项,“优秀党支部”、“星级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头屯河农场典型的“后进”党支部。

大门院社区的前身是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四社区,是农场2014年成立的社区,辖区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总人口6105人,辖区企业、商铺多,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53%,人员流动性大。自社区党支部被评为“后进”党支部以来,支部在农场党委的帮助下查摆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经过几届支部班子的努力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农场优秀党支部,彻底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支部研究发现,“后进”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凝聚力。为了增强凝聚力,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按照农场基层党建“12362”工作部署,大门院社区进一步健全社区两委班子,及时开展社区空缺委员的补选工作,着重培养社区骨干队伍。

在今年7月开展的社区两委补选工作中,25岁的薛瑞峰被补选为社区两委成员,成为了大门院社区最年轻的两委。

2018年,刚毕业的薛瑞峰回到了农场。大学生、从北京回来、见多识广、有着当兵的经历、想要和父辈一样扎根农场……薛瑞峰身上的这些标签很快吸引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注意,通过几次谈话,了解到薛瑞峰在部队就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党支部立即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鼓励他到社区工作。在党支部的培养下2019年12月,薛瑞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2020年7月社区两委选举,他成为了社区两委班子的一员。

现在大门院社区党支部班子里,有参加过“访惠聚”,多年工作经验的老书记,有像薛瑞峰这样高学历、有想法、敢想敢干的新力量,有退休不退党,热心社区工作的退休干部。党支部每月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困难党员帮扶……各类党内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党员“三亮三比三评”、“评星晋级”、“双报到双服务”一系列内容,让支部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最近赶工期,你们单位有没有新增人?过几天有一个复工后减税降负的知识讲座,你们负责人来参加一下。”9月14日,大门院社区宝新恒源物流园片区的网格长晁超来到了京诚检测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后人员变化情况,并宣传复工后减税降负政策。

这几天,晁超和几名负责三大市场的网格长一直在忙这项工作。

大门院社区所管辖的世界城、宝新恒源物流园,金石石材城三大市场,里面有驻场企业256家。为了团结带领好辖区企业,按照农场基层党建工作“12362”工作部署,社区制定了“三抓三促”的党建工作载体,按照抓组织延伸促网格覆盖、抓共驻共建促为民服务、抓机制建设促规范管理的工作要求,大门院社区党支部以三大市场为单位,划定了3个网格,把党小组建在网格里,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党员网格长和若干网格员,使党建网络覆盖整个三大市场。党小组网格长定期联系、走访商户,及时了解并解决问题,对不规范不诚信经营的商户,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约谈。组建诚信经营小组,引导和督促商户诚信规范经营,推动辖区企业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为了带动企业积极性,党支部牵头定期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日”创建活动,面向三大市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知识、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等内容宣讲,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经营能力。


社区文化活动,企业准备节目参与,企业诚信经营,社区选派网格长监督。这种互相参与,共建共赢的方式,让大

院社区成为了农场社区联建的示范社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周文化活动室的使用时间要合理安排,把合唱队和舞蹈队排练的时间错开……”6月22日,大门院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春雷在看完舞蹈队准备的端午节送文化进家门排练的节目后,叮嘱社区文化专干周阳。

马春雷书记提到的送文化进家门是党支部落实农场“党建引领促和谐、服务群众暖万家”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定期为社区独居且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温暖、送文化进家,让他们感受到党支部对他们的关心。

“疫情期间我待在家里,包户干部每天都给来关心我的物质生活,现在社区又给我送来书本、节目这些精神食粮,生活在这个社区我太幸福了。”社区居民钟文林拉着社区书记马春雷的手说道。

“我刚搬进来的时候,社区文化活动没人组织,我记得有一年搞活动还从一社区借了两个节目……”热爱文化活动的宋晓兰老人回忆。

几年前,因为没有场地、缺少人员组织,像老人说的从别的单位“借”节目、“借”场地的事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农场党委的帮助、协调下,社区搬入了新址,开辟了100平方的舞蹈排练室,新增了烘焙室、妇女之家等活动室,创建了广场舞队、豫剧队、合唱队等4只文化活动队伍。从社区两委中安排专人负责社区文化活动,定期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文艺晚会、送文化进万家等各类活动,鼓励文化活动队伍“走出去”参加各类演出、比赛。

“只要我们提的要求合理,都会得到解决,我们社区的党员干部都是实干家!”大门院社区居民罗春芝说。

9月14日,小区的休闲活动广场上,一群小朋友在秋千旁嬉闹,活动在健身器材、休息长椅上的家长看着他们满是宠溺的笑,不远处是几位打太极拳的老人。

健身器材、休闲长椅、儿童游乐园……这些都是在广泛征集民意后增设的。近几年,大门院社区党支部通过健全社区书记、网格长、楼栋长、单院长四级联动基层治理体系,优化服务方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真心真情问计于民、解困与民,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民意调研,了解居民所想所需,增加活动场地、安装健身器材、增设休息长椅、建造社区游园等改善社区服务条件及功能,提升居民满意度。在最近一次的民意调研中,居民的满意度达100%。

在结束采访时,小区里一对母女间温馨的对话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妈妈,这个照片是住在我们楼上的李媛阿姨,旁边的这个小朋友笑的好开心,是他的孩子吗?”

不是啊,这个小孩是李媛阿姨结亲对象家的孩子,李媛阿姨帮他们家卖红枣、帮小朋友补习,像一家人一样。下面有文字介绍,等你认识的字多了,就可以自己读了。

“旁边也是这样的故事吗?”

“是呀,这条路是圆梦故事路,每一块宣传板上都是一个圆梦故事,妈妈念给你听……”

大门院社区是头屯河农场重点打造的主题社区,“圆梦”是社区广大居民赋予社区的主题。在大门院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一个个圆梦故事不断上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