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地址:乌鲁木齐市常州街189号
网站管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0991-3781255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10002232号 网站标识码:BT12000011 公安备案:66120002000073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 网站地图
(通讯员 宋晓丹 尚亮)时下,正是草莓反季节销售的旺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的设施农业基地的196个大棚在阵阵寒风的吹佛下翻着白浪,似朵朵白云。曲世勇的10座草莓温室大棚内,温暖如春,卖着鲜红的草莓,腰包鼓鼓的,曲世勇更是喜上眉稍。
曲世勇今年40岁,老家在辽宁本溪,操着一口浓厚的东北话,性格大方豪爽。
十多年前,20出头的曲世勇来到新疆打拼,起初是在北屯修路,每年过年回家总会给工地上的朋友带些海鲜和草莓。
曲世勇说:“我们老家临海,海鲜和草莓是我们那的特产,就像新疆的棉花和葡萄一样多”。
慢慢的,曲世勇发现身边的朋友,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吃草莓,特别是在寒冬腊月里,吃一颗酸甜可口的草莓,成了工友们对曲世勇最大的期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2013年曲世勇揣着200万现金,来到十二师三坪农场承包了27座温室大棚,开启了他的草莓种植之路。
曲世勇从没种过地,也不懂经营,周围人说缺啥就买啥,光工人就雇了十几个。到了年底,曲世勇翻翻账本,200万已经花了100万,却什么也没挣着。
“当时我想种地谁不会呀,地好、水足,产量就肯定能好,可是有勇无谋呀。”曲世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拿他媳妇的话来说,他基本是穷折腾,根本没赚钱。
这次经历,让一心扑在草莓地里的曲世勇明白,种草莓光用心不行,还得用脑,蛮干不行,还是要靠技术。为尽快掌握草莓种植技术,他报名参加了农业培训班,订阅了种植报纸,还经常找家乡的种植“达人”拜师求教。摸索出经验后,曲世勇心里有底了,他种出的草莓品种多样、个头均匀,一公斤装40颗左右。2014年曲世勇申报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通过农科院两年的抽样检测,2015年11月11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曲世勇的草莓颁发了“绿标证书”。
由于西山农牧场地理位置优越,光照充足,2016年曲世勇来到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承包了10座温室大棚。2017年春节前夕,这十座大棚里的草莓一个个慢慢“红了脸”,由于日照时间长,这十座大棚里的草莓口感更甜、色质更红,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
“西山农牧场的天气非常适合种植草莓,一年365天,280天都是阳光明媚,草莓个头大、口感更好。”曲世勇说。
据曲世勇介绍,由于现在草莓成熟的较少,平均每天配送草莓大概在50公斤左右,再过一阵,等草莓大批量成熟后,将迎来销售的高峰。
谈到对未来发展的想法,曲世勇说:“2017年,烽火台小镇将要打造4公里观光长廊,我想把我的草莓基地与城郊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品牌效应,带动身边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