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地址:乌鲁木齐市常州街189号
网站管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0991-3781255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10002232号 网站标识码:BT12000011 公安备案:66120002000073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 网站地图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如今,作为文物,成为了人们睹物怀古的游览胜地。
这个“五·一”期间,西山农牧场举办了烽火台小镇桃花风筝节旅游活动,许多乌鲁木齐市民来到烽火台小镇观光游玩,唐代烽火台遗迹也成为了他们的打卡重地。“对于西山农牧场的这座烽火台早有耳闻,这个‘五·一’和家人一起过来终于亲眼见到了,在烽火台前感受历史沧桑变迁,真的很有感触。”5月3日,来到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参加桃花风筝节主题旅游的游客张敏终于完成了他长期以来到烽火台一游的心愿。
“这座烽火台历经了1300多年,依然保存这么完好,简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古代人太有智慧了!”“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似乎可以听到古代战场的烽火点燃、号角吹响、战士出征的声音。”游客们在这里畅聊着、聆听着、感受着。
“因为它很有历史沧桑感,在这里穿上古装,留下我们的合影也象征着我们的爱情终生不渝。”一对夫妻游客在烽火台前留下他们的合影。
据了解,新疆长城资源设施的修筑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地长城遗址不同的是,新疆境内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而是根据特殊的地质特点修建以城池为重心,建构烽火台、戍堡、驿站等呈点状、块状分布的防御体系,但却延续了中原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历经汉唐至清的2000余年,新疆仍保存有600余座烽燧、戍堡、城池、关隘、驿站、卡伦等军事要塞。巴州作为西汉王朝开发西域的首站、屯垦戍边的要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通衢,遗存有665处不同历史时期的用以戍边固边、稳边兴边的不可移动文物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