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地址:乌鲁木齐市常州街189号
网站管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网络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0991-3781255
网站备案号:新ICP备10002232号 网站标识码:BT12000011 公安备案:66120002000073
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 网站地图
“连队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爱护连队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家一样,家里干干净净的,我们当然都高兴。我们的乡规民约中有一条就是‘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连队的公共事业。维护连容连貌,搞好环境卫生,严禁乱倒垃圾脏物’。”11月27日,西山农牧场二连职工曹士振说道。
曹士振既是西山农牧场二连的职工,也是二连的一位居民。连队整合后,烽火台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感受颇深,而二连的“乡规民约”在连队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让他很有感触。
乡规民约古已有之,是内生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文化资源和道德规范。运用乡规民约助力农村社会的协同共治,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对农村的低成本高效能治理,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西山农牧场二连制定了14条乡规民约,它属于基层群众自治规范,蕴含着乡村基层社会的道德要求,是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抓手。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乡村社会关系、约束村民社会行为、保障基层群众利益、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等方面。
例如“连容连貌,搞好环境卫生”的这条乡规民约引导职工群众对废弃房屋开展清理,拆除影响职工群众生活和连队美观的牛栏鸡圈等,实施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动。清理职工群众房前屋后和连内巷道的杂物,建筑垃圾,提升连容连貌。
西山农牧场二连“两委”以生态卫士为工作重点抓手,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广播、板报、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膜对土壤污染的危害性,要求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到位,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不仅要求加强农机具作业搂拾残膜,在播种前后还分别进行人工捡拾残膜,确保播前播后地块干净整洁无残膜。花费机械人力投入近10万元清理辖区122座温室多年沉积的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力量实施清理连队沟渠,清淤疏泼行动。
西山农牧场二连坚持建管并重,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与水费同步收取;设置公益性岗位4人,长期打扫镇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和公厕;通过“四议两公开”建立连队“文明公约”,提升职工居民素质自觉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争创文明连队。通过连队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烽火台小镇,增强职工群众的责任感、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为新时代乡规民约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连“两委”应对乡规民约的内容进行调适,与时俱进,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基础上,在保留传统乡规民约合理优秀条目的同时,优化乡村社会生态,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引领乡规民约的重建与再造,对于助力连队社会形成合理有序、良性互动、协同共治的格局,具有乡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引导、监督和审察、密切联系群众、号召多方力量参与的作用。
西山农牧场二连(烽火台小镇)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周亚介绍:“乡规民约更加贴近连队的实际情况以及职工群众的切身需求,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能够对正式制度形成辅助作用。我们连队‘两委’还将进一步积极宣传教育,不断提升职工群众对乡规民约的认同,让乡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今,西山农牧场二连“两委”积极响应兵、师、农场三级政府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顺应职工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提升连队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连队,职工群众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