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eszf-2014-000016 主题分类
来源 作者 兵团新闻
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开日期 2014-10-31 点击数

二○一○年,我师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安排布置,紧紧抓住乌昌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围绕城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城市,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解放思想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抓住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推进“三化”进程,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升领导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全师各项事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师党委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2010年在全师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27230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4871万元, 第二产业159924万元,其中:工业112097万元, 建筑业47827万元, 第三产业67512万元;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5价,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以下类同)205827万元,比上年增长37.61%,其中:第一产业29140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122951万元,增长53.9%,其中:工业8665万元,增长21.3%,建筑业36286万元,增长330.8%;第三产业53736万元,增长28.1%。

一、第一产业

师党委按照以农业生产工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和公司化为带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养殖业及旅游观光农业,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建立和完善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在种植业方面,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为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2010年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0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871万元,比上年增长5.1%,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48%,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7604亩,比上年下降16.4%;其中:粮食作物61601亩,比上年增长13.4%,棉花5272亩,比上年下降18.2%,蔬菜(含土豆)33524亩,比上年下降42.5%。粮食每亩单产467公斤,比上年下降3.6%;棉花每亩单产102公斤,比上年增长2%;蔬菜每亩单产3938公斤,比上年降低6.4%。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2010年(吨)

2009年(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28761

26323

9.26

其中:小麦

12022

13212

-9.0

玉米

7583

3011

151.8

棉花

538

645

-16.58

啤酒花

290

1348

-78.49

蔬菜

132018

245118

-46.14

甜菜

7186

6021

19.35

师植树造林完成2160亩,比上年下降76%;苗木产量85万株;比上年下降34.6%;年末实有果园面积61448亩,产果66592吨,比上年下降2.2%。

2010年牲畜、家禽年末存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2009年

比上年增减%

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

10.15

9.52

6.62

其中:大牲畜

万头

1.44

1.23

17.07

万头

1.35

1.15

17.39

#奶牛

万头

1.05

0.86

22.09

万头

3.54

2.96

19.59

万头

5.17

5.33

-3.0

家禽年末存栏

万只

34.08

34.77

-1.98

肉类总产量

8006

7999

0.1

羊毛产量

98

75

30.7

牛奶产量

31256

23625

32.34

禽蛋产量

2357

2166

8.82

渔业生产当年养殖面积2240亩,鱼捕捞量1471吨,比上年增长8.6%。

师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其中:耕作机械总动力2.76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977吨,比上年增长0.8%,农药使用量9.96吨,比上年下降1.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43吨, 比上年下降11.6%。

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二产业增加值159924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73%。

(一)工业

师党委认真贯彻兵团党委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内引外联,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把产业升级、园区建设、企业改革作为攻坚点,加快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支持针纺织、乳品加工、矿产资源等传统产业改革升级,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关联度高、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调结构、强管理、促发展,工业规模和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区域整合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全师(含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6284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3.17%,其中:国有工业完成8764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41.92%,乡镇企业(含个体)完成51199万元,同比下降3.47%,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完成工业产值324010万元,同比增长72.91%。全师工业(含开发区)完成增加值11209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

工业产值完成情况(含开发区)

指 标

企业单位个数(个)

产值完成情况(万元)

2010年

2009年

2010年

2009年

比上年增减%

总计

240

216

462849

302176

53.1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26

10

98432

52677

86.86

其中:国有工业

27

19

87640

61755

41.92

开发区

1

1

324010

187383

72.91

集体工业

25

7

18191

2721

568.54

个体工业

187

189

33008

50317

-34.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不含开发区)

指 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2009年

比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41.81

47.56

-12.09

面粉

394

303

30

植物油

6127

6937

-11.68

乳制品

27131

17026

59.35

其中:液体乳

26982

16147

67.1

棉纱

5041

5537

-8.96

针织服装

万件

367.39

343.21

7.04

塑料制品

3653

7068

-48.31

万块

15167

18879

-19.66

其中:红砖

万块

14567

18354

-20.63

玻璃制品

14614

12527

16.66

供热量

万百万千焦

99.39

72.46

37.17

全部工业企业(含开发区)完成销售产值406359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87.8%,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61344万元。产销率80.66%。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一年来,我师坚持规划是龙头,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围绕城镇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政法及民生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我师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经济开发区)210766万元,比上年下降13.56%。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8679万元,占总投资的8.86%;其中完成农田水利投资10146万元(其中水利工程投资4319万元);第二产业73468万元,占总投资的34.86%,其中工业投资73468万元;第三产业投资118619万元,占总投资的56.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16630万元(用于公路建设投资13259万元)、房地产业投资50491万元。

从经济类型上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98967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6.95%;私营个体经济完成2829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3.42%;其他经济完成8980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9.63%。

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汽车114辆;果树定植30公顷;造林面积25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676公顷;改扩建公路129.2公里;住房建设面积32.26万平方米。

我师的建筑业行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稳步提升,生产情况运行高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社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02485万元,比上年增长5倍,其中:国有建筑企业完成54975万元,比上年增长39.8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7827万元,比上年增长330.8%。

三、第三产业

三产服务业坚持“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城市”战略,积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以房地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得到了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现价)67512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79%。

(一)公路运输业

一年来,我师加强交通运输业管理,以建设和改造公路网点为重点,对城镇道路进行升级改革,形成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客运量和货运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现价)8247万元,比上年增长0.6%,全年客运量645万人, 比上年上升21.24%;旅客周转量11514万人公里, 比上年上升24.95%;货运量1449.6万吨,比上年增长2.64%;货物运输周转量50044万吨公里,上升0.2%;运输总收入19546万元,比上年下降4.76%。

全师年末拥有各类机动车6764辆,其中:各类汽车2746辆(含农用车395辆),各种拖拉机16891辆。在全师各类机动车辆中,个体拥有2902辆,占42.9%,其中:各类汽车1916辆(含农用车185辆),各种拖拉机621辆。个体运输业年末从业人数2466人。

(二)批发、零售贸易业

全师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职工生产生活需求,加大了各类市场建设力度,不断拓宽经营渠道和服务空间。“家电下乡”工作有序开展,“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家,信息化改造农家店200家,新建和改扩建配送中心3个,经营效益显著提高,整体行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6205万元,比上年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商业消费品零售总额7.76亿元;住宿、餐饮业及其他业零售总额0.89亿元。商业商品批发额1.03亿元。

(三)住宿及餐饮业

住宿及餐饮业营业额8882万元,同比增长36.9%,完成增加值3174万元,同比增长28.9%。

(四)房地产业

我师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销售形势逆市而上,全年完成增加值15119万元,比上年增长60.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4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2193万元;办公楼投资1270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772万元,其他投资5256万元。

201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万元

50491

12.73

其中:商品住宅

万元

42193

14.71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

万元

11956

346.78

房屋施工面积

平方米

879158

192.87

其中:商品住宅

平方米

764136

188.88

房屋新开工面积

平方米

705921

190.68

其中:商品住宅

平方米

597954

163.29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

108125

112.55

其中:商品住宅

平方米

87016

73.54

商品房销售面积

平方米

222879

144.52

其中:商品住宅

平方米

216101

138.93

商品房销售额

平方米

93046

2.08

其中:商品住宅

平方米

85288

6.04

本年资金来源

万元

104481

47.37

其中:国内贷款

万元

27800

17.3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万元

12254

53.6

(五)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2010年师卫生(红十字会、药监、爱国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兵师党委会议精神及兵团卫生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围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及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通过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创建“平安医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卫生行业监管和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落实基层卫生人员待遇,通过连队卫生室建设和改水改厕工作和加强“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建设,基层连队职工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变,为我师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卫生保障。全师有各类卫生机构62个,其中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各1所,团场医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所,连队卫生室44个,各类卫生人员334人,全师病床位230张,万人拥有病床33张。

(六)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

一年来,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提高队伍素质、强化内部管理、打造和谐校园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校舍加固工程如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成果显著,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目前,全师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设在师党校),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7所,幼儿园15所(均为私立)。各级各类在校生11999人、有教职工898人,其中专任教师757人。学校占地总面积38940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为104183平方米,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分别是575人、1600人、3636人、6188人。当年中小学毕业生2488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67.6%,高中上线率91.73%,全师上大专以上分数线398人,上线率81.1%。

全师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加强,文化活动和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建成连队综合活动室11个,建设团场文化活动中心1个,11个连队实现有线数字电视联网。

四、科技

2010年,师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全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战略,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实现技术跨越,充分发挥科技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搞好全方位的服务,为实现十二师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0年全师科技经费投入达到4642.3万元,增长9.2%,师本级科技投入345万元。全师全年共执行各级各类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29项。其中:国家科技项目3项、兵团科研项目10项、师科技项目16项。十二师获得“2008-2009年度各师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单位”。2010年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1项,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奖1项。进行各种形式、类型的科技培训456期,培训人数达4.23万人次,发放科普技术资料3.54万份。

五、人口、职工生活

全师年末人口7.5万人,比上年增加2.88%,其中:男性 3.84万人,增长3.5%,占总人口数的51.21%; 年末人口中:汉族5.42万人,占总人口的72.2%;回族1.42万人,占18.87%,哈萨克族0.29万人,占3.9%;维吾尔族0.31万人,占4.18%;其他少数民族0.06万人,占0.85%,全师全年出生人口为389人,出生率为5.26‰,死亡人口284人,死亡率为3.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

在我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职工收入有所增加,职工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师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16958人,实发工资总额38367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625元/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5.64元/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8053.47元。

按全师平均人口73975人计算,人均占有国内生产总值36810元,比上年增长31.27。

注:

1、公报中数据未包括十二师地域范围内的正大、中基等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

2、公报中数据以经济普查数据范围进行核算,未包括隶属十二师的个人在十二师地域范围以外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