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二○○八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eszf-2014-000018 主题分类
来源 作者 兵团新闻
二○○八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开日期 2024-11-19 点击数

二○○八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师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兵团党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师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全面推进十二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我师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十二师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在全师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1470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0943万元, 第二产业72310万元,其中:工业61795万元, 建筑业10516万元, 第三产业43784万元;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5价,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以下类同)120939万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第一产业25725万元,增长13.4%;第二产业57937万元,增长102.6%,其中:工业49378万元,增长122.2%,建筑业8559万元,增长34.4%;第三产业37277万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由26.9:34.5:38.6调整为21.04:49.18:29.78,由于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工业经济的拉动,我师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26.92%上升到42.02%。从总体经济增长的拉动角度看:第一产业贡献率11.6%,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72.8%,拉动经济增长3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为贡献率15.6%,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

一、第一产业

按师党委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和林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大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科学新技术应用推广面不断扩大,实现了农业从业人数不断减少、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经济效益和总产值不断提高的目标。 2008年各种农作物都喜获丰收。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7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0.07%,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9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0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98821亩,比上年下降2.61%;其中:粮食作物8547亩,比上年下降56.83%,棉花34515亩,比上年增长8.54%,蔬菜(含土豆)82661亩,比上年下降11.26%。粮食每亩单产463公斤,比上年下降21.6%;棉花每亩单产85公斤,比上年下降11.46%;蔬菜每亩单产3877公斤,比上年下降2.32%。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2008年(吨)

2007年(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3956

11694

-66.17

其中:小麦

1166

1054

10.63

玉米

2682

10526

-74.52

棉花

2935

3053

-3.87

啤酒花

1112

931

19.44

蔬菜

320448

369755

-13.33

甜菜

13955

21665

-35.56

师植树造林完成6142亩,比上年上升305.41%;林木采伐量135立方米;苗木产量745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9581亩,成林抚育作业面积32475亩,迹地更新面积255亩;年末实有果园面积60558亩,产果49266吨,比上年下降6.02%。

2008年牲畜、家禽年末存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 标

计量单位

2008年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

9.99

10.47

-4.58

其中:大牲畜

万头

1.07

0.53

101.89

万头

0.98

0.49

100

#奶牛

万头

0.6

0.21

185.71

万头

3.02

3.17

-4.73

万头

5.9

6.77

-12.85

家禽年末存栏

万只

30.98

29.84

3.82

肉类总产量

7308

6299

16.02

羊毛产量

169

104

62.5

牛奶产量

16822

7729

117.65

禽蛋产量

2089

1758

18.83

渔业生产当年养殖面积1800亩,鱼捕捞量990吨,比上年下降4.81%。

师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其中:耕作机械总动力2.88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889吨,比上年下降4.32%,农药使用量10.97吨,比上年上升0.1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02吨, 比上年下降64.08%。

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二产业增加值72311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9.18%。

(一)工业

我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融合经济,全力打造、发展壮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使合作区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极强的拉动效应,并对我师推进新型化工业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现有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力度。师属国有企业严格按照公司法运作,管理严格、隶属关系明确、运行规范,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8年全师(不含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197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6.9%,其中:国有工业完成39048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9.67%,乡镇企业(含个体)完成52931万元,同比增长18.88%。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完成工业产值121607万元。全师工业(含开发区)完成增加值61795万元,比上年增长122.2%。

工业产值完成情况(不含开发区)

指 标

企业单位个数(个)

产值完成情况(万元)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总计(不含新设立)

270

190

91979

72482

26.9

其中:国有工业

17

17

39048

27957

39.6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4

4

26153

19270

35.72

集体工业

8

5

5617

1917

193

个体工业

245

168

47314

42608

11.0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不含开发区)

指 标

计量单位

2008年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45.42

33.98

33.67

面粉

954

1041

-8.36

植物油

1812

3652

-50.38

乳制品

12377

8398

47.38

其中:液体乳

11479

7902

50.66

棉纱

6005

5387

45.27

针织服装

万件

139.03

200.7

-30.73

塑料制品

6832

6588

3.7

万块

14169

14690

-3.55

其中:红砖

万块

13705

14690

-6.71

玻璃制品

14113

4573

208.62

供热量

万百万千焦

82.1

67.12

22.32

全部工业企业(不含开发区)完成销售产值87859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5.52%,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16293万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8年,我师积极争取中央和兵团的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师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经济开发区)152071万元,比上年增长198.03%。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4452万元,占总投资的9.5%;其中完成农田水利投资6305万元(其中水利工程投资3586万元);第二产业79634万元,其中工业投资79467万元;第三产业投资57985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8540万元(用于公路建设投资6403万元)、房地产业投资37371万元。

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汽车54辆;果树定植133公顷;造林面积20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33公顷;改扩建公路64公里;住房建设面积38.3万平方米。

我师的建筑业生产情况运行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社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481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4.39%,其中:国有建筑企业完成468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8.94%,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516万元,比上年增长34.4%。

三、第三产业

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团场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良好,客货运输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43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78%。

(一)公路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正确引导和大力推广集中管理、综合服务、分散经营的科学管理方式,通过道路建设的发展、师客运站的拉动,运输业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完成增加值(现价)8916万元,比上年增长0.7%,全年客运量530万人, 比上年上升5.16%;旅客周转量8284万人公里, 比上年上升0.35%;货运量2080万吨,比上年上升34.19%;货物运输周转量54806万吨公里,下降0.3%;运输总收入22344万元,比上年上升11.04%。

全师年末拥有各类机动车6305辆,其中:各类汽车2510辆(含农用车384辆),各种拖拉机1630辆。在全师各类机动车辆中,个体拥有5814辆,占92.21%,其中:各类汽车2131辆(含农用车342辆),各种拖拉机1567辆。个体运输业年末从业人数2515人。

(二)批发、零售贸易业

随着个体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大力发展,经营效益显著提高,整体行业快速发展。国家双百市场和标准化市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新增150家“万村千乡”日用品农家店已全部建设完毕。全年完成增加值13635万元,比上年下降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商业消费品零售总额6.41亿元;住宿、餐饮业及其他业零售总额0.5亿元。商业商品批发额1.34亿元。

(三)住宿及餐饮业

住宿及餐饮业增加值1375万元,同比下降10.8%。

(四)房地产业

我师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销售形势逆市而上,全年完成增加值6730万元,比上年增长38.4%。2008年房屋施工面积24.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4.5%;竣工面积18.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4.08%;商品房销售面积7.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74万平方,比上年增长43.1%;商品房销售额18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67%。

(五)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2008年师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师党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兵团卫生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以建设和谐社会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师卫生工作要点,围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及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卫生行业监管和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强“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建设,连队卫生室建设和改水改厕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基层连队职工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全师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个,卫生技术人员319人,病床225张,万人拥有病床33张。

(六)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

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就业为指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办好职工群众满意的教育。目前,全师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设在师党校),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7所,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8所。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1011人,其中专任教师781人。学校占地总面积362718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为93367㎡,生均校舍面积为7.60㎡。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到12516余人。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分别是434人、1577人、3940人、 6565人。当年中小学毕业生3074人,小学入学率99.92%,初中升学率78.59%,高中升学率88%,全师上大专以上分数线440人,上线率90%,上重点大学分数线37人,上线率7.6%。

四、科技

2008年,师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结合我师的实际情况,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和效益。2008年全师科技经费投入达到3026.5万元,师本级科技投入210万元。全师全年共执行各级各类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21项。其中:国家科技项目6项、兵团科研项目6项、乌鲁木齐市科技项目2项,师科技项目7项。2008年十二师获得兵团各师2006-2007年度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师,头屯河农场获得兵团科普惠农先进单位。2008年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4项。进行各种形式、类型的科技培训465期,培训人数达4.63万人次,发放科普技术资料3.45万余份。

五、人口、职工生活

全师年末人口7.08万人,比上年增加2.61%,其中:男性 3.57万人,增长2%,占总人口数的50.42%; 年末人口中:汉族5.15万人,占总人口的72.74%;回族1.32万人,占18.64%,哈萨克族0.28万人,占3.95%;维吾尔族0.27万人,占3.81%;其他少数民族0.06万人,占0.86%,全师全年出生人口为383人,出生率为5.48‰,死亡人口284人,死亡率为4.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

在我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职工收入有所增加,职工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师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16576人,实发工资总额25068万元,庭院纯收入3701万元,在岗职工职均收入为17356元,比上年增长10.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123元/人。

按全师平均人口69927人计算,人均占有国内生产总值21027元,比上年增长7.14%。

注:

1、公报中数据未包括十二师地域范围内的正大、中基等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

2、公报中数据以经济普查数据范围进行核算,未包括隶属十二师的个人在十二师地域范围以外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