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十二师一〇四团
一、合作社发展历程
一〇四团九连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地区柴窝堡地段,距离团部65公里,全连总户数45户,总人口134人,有职工42人。全连枸杞种植户42户,果树种植户3户。是一个以种植枸杞、速生杨、防风林、果树等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连队。连队占地总面积15000亩,种植面积4118亩,其中:枸杞种植面积2282亩,防风林580亩,果园826亩,速成杨360亩,陆地蔬菜52亩。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家一户闯市场风险大,收购商又趁机竞相压价,导致枸杞种植户没有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使枸杞产品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2012年职工自发成立了民间“九连枸杞种殖合作社”,2013年6月,荣获兵团“职工自营经济先进专业合作组织”荣誉称号。为规范合作社建设,在连队的大力支持下,由枸杞种植大户刘金风牵头,筹资50万元,于2014年9月注册成立了“乌鲁木齐市戈壁田园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合作社基本情况
九连枸杞种植合作社的发展筹备于2013年,于2014年正式成立,合作社名称为戈壁田园枸杞种植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合作社现有办公场所一间,管理制度健全。现有社员16名,枸杞种植面积800亩,发展林下养殖枸杞鸡6000余只,农机7台,带动全连45户职工共同致富。
合作社认真贯彻团党委十届四次、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围绕农业产业化打造“六大基地”之一---大果枸杞基地建设,坚持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以“拓宽服务,增加收入”作为总体目标,结合连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使枸杞种植业有了较好、较大、较快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主要做法
1.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乌鲁木齐市戈壁田园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培训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入社原则,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作为重点,加强合作者组织建设。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加强培训作为重要服务内容,以促进枸杞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为目标,立足自有资源、产业基础和现实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最适合、最能发展枸杞生产和销售的新途径,增强了枸杞种植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抗摔打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2.准确定位,选准突破口。2014年,为了改变枸杞种植户销售和定价不统一的局面,经合作社反复调查研究后,把重点放在了化解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上,把以往种植户各自定价销售作为突破口,教育引导社员转变经营理念。合作社规定:一是采摘枸杞要分级包装;二是统一定价;三是产品销售均由合作社进行运作,统一销售。
3.品种改良,科学种植。2005年以前,九连普遍种植的是小果枸杞,产量底,价钱低,效益差。针对这一现状,刘金风带头进行品种改良,于2005年-2007年先后引进新品种“宁杞一号”、“育新一号”大果枸杞。2011年团场又全面实施节水滴灌种植方式。这些举措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量,使过去的小果枸杞亩产干果60公斤左右到大果枸杞亩产干果100-150公斤,价格也由过去的每公斤20元提高到30元左右。2014年4月又从宁夏引进“宁杞五号”和“宁杞七号”,并改变以往的种植模式,调整株行距,进行机械作业,省时省力节省人工,预计两年后枸杞亩产干果将达150-200公斤,价格也将提高到每公斤45-50元左右。如今新品种“宁杞五号”和“宁杞七号”大果枸杞种植已在全连推行。
4.林下养殖,多元增收。大力支持枸杞种植合作社的发展,提升九连枸杞品牌效应。在连队的积极帮助支持下,合作社以“拓宽服务、增加收入”为目标,全力打造“红色产业”,在合作社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统一销售。
乌鲁木齐市戈壁田园枸杞种植合作社认真落实师、团党委关于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种养结合。在连队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2014-2015年均统一购进鸡苗6000只,由社员在枸杞地里散养,发展绿色家禽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金风定期组织召开社员大会,密切会员关系,通过相互交流林下养殖经验,推动社员间的联合与协作,并聘请专业养殖户为职工讲解养殖技术经验,跟踪指导养殖中的生产和防疫工作。
5.加强管理,做好服务。为向社员及种植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了“李春霞劳模志愿服务队”作用,宣传材料,举办经验交流报告会、专题讲座、培训班,设立宣传栏、外出参观学习等方法,大力宣传合作社建设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农户加入枸杞种植合作社的积极性,把加入合作社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在全连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合作社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队伍管理,积极发展社员,对每个社员的生产、经营管理、特长能力进行登记备案、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及时为广大社员提供便捷有效地服务。三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促进合作社、市场、社员之间协调发展,解决社员枸杞产销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农产品品牌标志,使社员充分享受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同时发起并加快社员之间的生产、生活互助活动。 一是做好宣传,通过印发
6.加大培训,科技兴农。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提倡素质效应,提高职工多元化增收技能。2014-2015年开展职工培训30多次,培训人数64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份、科普技术资料130 份。近两年来发布农情信息30多条,开展现场修枝、剪枝交流活动、经验报告会6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65人次,培养选树科技示范户6户。发挥合作社功能,举办样板林1000亩,示范推广新品种3个,推广新技术3项。在种植技术上坚持规范化种植,力争良种良法,抓好优质大果枸杞基地建设,增强全体社员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成为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种植能手。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措施,2015年,乌鲁木齐市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16名社员,种植枸杞800亩,共产枸杞干果53吨,生产总值达238.5万元,纯收入162万元,平均每户纯收入9.53万余元,较上年增长0.5万元,人均纯收入2.7万元,较上年增长1700元。社员在枸杞种植的基础上又发展林下养殖枸杞鸡6000只,成活率达90%,每只销售均价130元,纯收入32.4万元,户均又增加纯收入2万元。
乌鲁木齐市戈壁田园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为九连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各项活动,社员们开阔了视野,增添了信心,学到了知识,增加了收入,对合作社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有了较深体会,也使原本思想保守的职工群众对“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这一新型模式有了新的认识。
2016年合作社将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引导和带领种植户学习先进的经验,新技术,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种植户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走向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化枸杞种植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