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拼才会赢

二二一团四连 闫明善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闫明善,今年48岁,是二二一团四连职工。提起创业创新,大家可能自然而然的想到大学生、年轻人,因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去“折腾”,但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创业创新,只要有行动,什么时候都不晚!

1997年,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从河南老家来到咱们二二一团承包土地。由于摸不着种植技巧,一年到头,起五更睡半夜的忙活,可是到年底一算账,去掉投资,根本剩不下几个钱,只能勉强解决温饱。两个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上学需要花钱,家里又没有任何积蓄,连从老家带来的家底儿也被折腾光了,真的是欲哭无泪。眼看着,和我同时到二二一团的14户都走了,亲戚朋友也劝我回老家算了,但我咬牙坚持,怎么也不肯就这么落魄的回去。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妻子继续种地,我去外面打工,才熬了过来。

2003年,为鼓励职工承包土地,团里出台好政策,公家垫资,让我们这些经济困难的种植户也有地种,慢慢的日子有了起色。从2010年开始,二二一团山南嫁接西瓜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好,我的手里渐渐有了积蓄。但随之而来的是山南乃至整个吐鲁番地区嫁接西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市场行情一年比一年吃紧。我心想,这几年有了点积蓄,何不探索出一条结构调整的新路子来,既能为团场做贡献,又能为自己增加收入。

心动就要行动!我开始在周边地区考察。在查看了吐鲁番地区多个种植点后,我最终选择了小拱棚西瓜作为新的种植模式。但是看看手中为数不多的积蓄,还是害怕,二二一团山南大风天气频发,种植风险大,万一失败了,家里根本经不起折腾。

说到这,我要感谢我们二二一团党委,我们四连党支部。2012年冬天,团里搞“四百”活动,团场领导到我家来走访,聊家常的时候,他问我有什么打算,我说想引进小拱棚西瓜,可以提前上市,错开销售高峰,增加收入,但是现在还有些困难。政委说,这个想法好,大胆干,有什么困难,团里想办法给解决,你就好好干,明天春天我还要到你地里看你种的小拱棚西瓜!

说实话,政委的话让我有点骑虎难下。我开始查找关于小拱棚西瓜种植方面的书籍,学习技术,然后与连队领导沟通,畅谈自己的想法。连队领导非常支持,在配水、育苗等方面给予了协调帮助。就这样,我横下一条心,2013年,试种了22亩小拱棚西瓜。

万事开头难,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没有成熟的技术指导,第一年的种植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吐鲁番地区风沙大,为了适应自然条件,我就把薄膜的宽度从3米改成2米,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那就用笨办法,刮大风的时候,我和妻子两个人带着铁锹守在地里,大风吹起一段拱棚,我们就盖一段,吹一天我们守一天,吹一夜我们守一夜。我和妻子一口凉水一口馍,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着这片西瓜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头茬瓜上市早,价格好,二茬瓜又赶上好价钱,22亩小拱棚西瓜让我实现了12万元的净利润,再加上大田和其他收入,2013年我的收入达到28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有人说,我的成功是因为胆子大,也有人说是因为不怕吃苦。我觉得,干事创业得有股子吃透行情的悟性,敢想敢做的拼劲,吃苦耐劳的韧劲。这三样,缺一不可!

2014年,我把小拱棚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8亩,面积扩大了就需要更多人手。我就从艾丁湖乡庄子村请了二、三十个维吾尔族老乡到地里帮忙,其中有一对兄妹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天来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两个人干活特别慢,也不和其他人交流,他们的带头人卡斯木告诉我,这是一对兄妹,都是聋哑人,出去打工别人一看是残疾人就不用,如果我也不想用,现在就让他们回去。了解到这个情况,我二话没说就把他们留下了,我和卡斯木两个人连说带比划忙活了半天,终于教会了他们拉瓜秧,打瓜杈,说实话比自己干还累,但是想到兄妹俩以后能靠着这门技术赚钱,我也挺欣慰的。地里的活忙完了,结账的时候我想着兄妹俩不容易,就多给了他们一人一百块钱。没想到第二天兄妹俩的父母拎着家里仅有的两只土鸡找到我家,老人紧紧抓着我的手,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虽然语言不通,但从他们眼神中我看到了真诚和感谢。对我来说,做这点事情微不足道,他们却拿出最好的东西回报我,两只鸡我说什么都不能要,可他们的真情,却实实在在的感动着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和妻子都认为,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5年,看到我种植小拱棚西瓜的效益后,连队先后有十多户人家想种植小拱棚西瓜,但是缺乏经验,不知从何下手。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主动与连队党支部联系,表示愿意把种植经验传授给大家。通过连队党支部牵线,我从原材料购买开始,到扣棚、移栽、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手把手的教授他们。为了更好的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我还坚持不懈的钻研小拱棚西瓜的种植管理技术,在提高产量和品质上下功夫,提早小拱棚西瓜的上市时间,带领连队职工共同增收致富。

去年庄子村维族村民吾妹·巴力承包了30多亩地。为了让他尽快掌握管理技术,我和他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不管他遇到什么问题,一个电话我们就在地里碰头,瓜地成了课堂,我们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艾合买提是艾丁湖乡庄子村村民,过去一直跟着我种小拱棚西瓜帮助我们干活,这两年技术成熟的他也开始自己搞种植,收入翻了好几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我们四连种植的335亩小拱棚西瓜取得可喜产量,总产达1500吨以上,上市时间比露天种植早了7——10天,价格高出1元左右,在市场行情极差、其他职工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小拱棚西瓜种植户基本全部扭亏为盈,成为四连的一个亮点。

虽然咱农业职工整天和土地打交道,但是咱们的思想不能陈旧,观念不能裹足不前。世界发展变化太快,科技也是日新月异,现如今,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高科技设备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劳动之余,我喜欢浏览市场动态、研究栽培新技术,并把了解到的各种信息、知识和其他职工进行交流共享,使他们眼界更宽、眼光更高,达到物质、精神双富有,人人争做团场新型职工。

这么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我,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的生活是用双手创造的!小拱棚西瓜是我创新之路的起点,但绝不会是终点。虽然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但是我有梦想、有激情,我还是那个敢想敢做,不怕吃苦的我。我也期待着,下次有机会再站上讲台,和大家来分享我创新之路上更多的新经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