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的有利条件

兵团精神以兵团思想文化建设为载体,是兵团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精华,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离不开兵团思想文化建设的强力推进

兵团精神是在兵团屯垦戍边实践中孕育发展起来的,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离不开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有力推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实践发展基础上继承弘扬兵团精神,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到在继承弘扬兵团精神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真正继承弘扬好兵团精神。从兵团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社情来看,当前,继承弘扬兵团精神虽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但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利因素。继承弘扬兵团精神,迫切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并深入挖掘兵团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具备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优势条件。

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推动

兵团精神是在兵团屯垦戍边实践中孕育发展起来的,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离不开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有力推动。马克思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兵团屯垦戍边实践提出了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的现实需要,也是兵团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兵团精神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服务和推动兵团屯垦戍边实践。因此,兵团精神要得以继承弘扬,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在于有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存在、有兵团事业的存在。兵团屯垦戍边实践孕育于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之际,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使这一实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1954年兵团成立至今,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帮助下,在几代兵团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兵团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实现新的进步,在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等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肯定。这些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兵团人的自信心,鼓舞了职工群众发展兵团事业的斗志。兵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兵团农业被认为是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不断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兵团传统优势农业加快转型。兵团是新疆现代工交建商企业的奠基者,新疆最早的现代化工厂、水利电力设施都是兵团人创办起来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职工收入显著提高,新型工业凸显发展强势,第三产业拉动效应显著,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兵团是新疆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者,自兵团创建之时,广大军垦战士就在戈壁深处、亘古荒原、边境沿线上建造了大批团场企业连队,成为新疆城市化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工业园区、师部、团场城镇建设,突出城镇增长极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资源有效集聚和合理配置,壮大产业和城镇规模。

兵团思想文化建设的推进

兵团精神以兵团思想文化建设为载体,是兵团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精华。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离不开兵团思想文化建设的强力推进。兵团人从创业时起,就自觉发扬人民军队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在屯垦戍边实践中树起了兵团精神的崇高丰碑。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充分肯定了兵团精神,中央和内地新闻媒体对兵团精神多次进行大规模集中宣传报道,郭小川、贺敬之、艾青等诗人和文学家热情赞美兵团精神,涌现出《军垦战歌》《军队的女儿》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兵团积累了蕴含着兵团精神的物质文化资源,产生了彰显兵团精神的大量优秀人物。兵团自觉弘扬兵团精神,不断加强对党的屯垦戍边理论特别是中央新要求的学习贯彻,先后成立了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会、兵团屯垦戍边理论研究中心等机构,组织兵团内外的理论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中央关于兵团工作的新要求。组织理论工作者开展兵团精神和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研究,召开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理论研讨会、屯垦戍边理论研讨会、弘扬兵团精神理论研讨会等,编辑出版了《兵团知识简明读本》《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资料选编》《毛泽东屯垦思想研究》《兵团百科全书》等理论成果和《兵团精神》《正确阐明新疆屯垦史》等通俗理论读物,进一步明确了兵团精神的主要内容,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兵团工作的新要求,使中央关于兵团工作的新要求在职工群众中深入人心,为继承弘扬兵团精神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兵团宣传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兵团工作大局,通过新闻媒体、文艺演出、纪念活动等,深入开展兵团发展历程、成就经验、地位作用、发展举措、前进方向的集中宣传,描绘兵团事业的美好蓝图,使职工群众了解了政策、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巩固了职工群众团结奋斗、发展兵团事业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继承弘扬兵团精神奠定了实践发展基础。建立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等大批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不懈地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生态小康连队、文明社区、文明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举办了“兵团道德模范”“感动兵团人物”“戈壁母亲”“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和文艺下基层活动,创作了《戈壁母亲》《千古之策》《奠基西部》《化剑》《最后的荒原》《热血兵团》《秘筑中巴公路》等一批弘扬兵团精神、在全国有较大反响的优秀影视文艺作品,推出了刘守仁、李梦桃、赵机农、赵萍、卜宪运、郭斌、梅莲、屠海力、代江生、姜万富、吴兰玉、闻守国、马军武、尤良英、魏德友等各行各业体现兵团精神的先进典型,使军垦文化不断唱响时代新声,扩大了兵团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了职工群众继承弘扬兵团精神的实践。(兵团精神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