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8月10日傍晚,走进十四师各团场连队,一派和谐幸福的生活景象映入眼帘:四十七团敬老院内,军垦老人们坐在小板凳上消暑纳凉,笑声连连;皮山农场京苑小区的广场上,各族群众跳着欢快的舞蹈……这些项目都是由北京市援建的。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血浓于水的援疆情,早已把北京市与十四师昆玉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紧密结合十四师昆玉市发展实际,扎实做好规定动作、不断创新自选动作,用心、用智、用情、用力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援疆答卷”。据统计 ,2011年以来,北京市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2.12亿元,实施160个援疆项目。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记者从十四师援疆办了解到,超过九成的援疆资金直接用于住房、就业、教育、卫生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其中,北京市投入4239.33万元援疆资金帮助十四师昆玉市建成了十四师昆玉中学,结束了该师市没有高中的历史。今年高考,昆玉中学本科上线率达69%。北京市还投入援疆资金7000万元用于昆玉市医院建设,让该师市各族群众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连着民心。北京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富民小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等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十四师昆玉市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启动建设了皮墨北京工业园区,支持园区按照“一区三园”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电子产品组装、新型建材、综合物流等重点产业,放大人口聚集效应;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实施大招商活动,洽谈疆外企业300余家,落地企业54家,带动2200人就业;累计投入援疆资金3.1 亿元助力十四师昆玉市发展设施农业,投入援疆资金2000 万元建设四十七团冷链项目,推动十四师昆玉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2011年以来,北京市还累计组织十四师昆玉市干部人才赴北京轮训1128人次、交流挂职81人,在当地培训干部人才5393人次;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帮助该师市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永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据十四师援疆办主任付铁峰介绍,“十三五”以来,十四师昆玉市实施援疆项目43个,投入援疆资金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