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人机拍摄的塔里木河二师三十一团流域(摄于6月29日)。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塔里木河下游两岸生机勃勃,各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二师相关团场在荒漠边缘种植胡杨、梭梭、红柳等植物,建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林、经济效益林、道路林、农田防护林、居民绿化林“五道生态屏障”,阻隔两大沙漠合拢的“绿色走廊”得以存续,风沙侵蚀耕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李嘉成 摄
二师华山中学支教老师宋江涛(左一)给十四师皮山农场中学学生上地理课。自2015年华山中学与十四师皮山农场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以来,华山中学派出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多举措帮扶薄弱学校发展,有效促进了皮山农场4所中小学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摄于2019年11月15日)。兵团日报驻十四师记者站 刘秋月 摄
工人正在三师五〇团阿达西时装有限公司制作成衣。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带动职工群众脱贫(摄于2019年3月28日)。多明忠 摄
游客在位于四师七〇团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内游玩拍照(摄于7月5日)。七〇团依托地缘优势,全力打造集旅游、休闲、摄影、购物、餐饮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区。张帅刚 摄
九师一六五团四连全貌(摄于6月29日)。一六五团四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连队,近年来借助“兴边富民行动”和兵、师、团党委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建设力度,使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闫安 摄
2019年9月,动车“复兴号”驶入了五师双河市,兰新线支线博州线开通,双河市客运站迎来了南来北往的各地旅客。道路通,才能百业兴。“十三五”以来,兵团交通运输建设的鼓点铿锵密集,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兵团日报驻五师记者站 沈志君 摄
兵团重点建设项目七师胡杨河市五五工业园区2x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现场(摄于7月4日)。今年以来,兵团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抓好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产。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孟庆忠 摄
十师北屯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程晓荣(右二)带领科室医生分析患者的病情(摄于4月8日)。兵团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履行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工作职责,奋力解除兵团职工群众的医疗后顾之忧;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打通了医疗保障民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兵团日报记者 陈洋 摄
“十三五”期间,兵团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兵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五年,兵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向“绿”向“好”发展,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十三五”期间,兵团围绕优势产业链强化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深耕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全面做好优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建设工作,支撑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和韧劲。据兵团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兵团实现工业增加值67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这五年,兵团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级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07家,创建认定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4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个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4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这五年,兵团坚定坚决推动深化改革,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兵团维稳戍边物质基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给职工群众带来了生产经营新气象;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落实监督权、规范处置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9年,兵团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3元,比2016年增加5924元。2019年年底,兵团实现了贫困团场全部摘帽、贫困连队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回望砥砺奋进的五年,兵团交上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成绩单”; 展望“十四五”,又一段催人奋进的新征程即将开启,兵团各族干部群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吃老本、再立新功,不断开创新时代兵团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作出兵团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