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精神述评

2018年9月28日,在东北三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他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并强调,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一心一意跟党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包括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雷锋生前在日记里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正因为拥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雷锋把平凡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所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22年短暂人生的真实写照。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真正做到了像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也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结合的产物。

从一个名字到中国人的道德标识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迅速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日记、雷锋事迹、雷锋形象,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成长。

“雷锋”,早已从一个典型人物衍生为一种社会文化;从一个年轻战士的名字,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标识。在雷锋精神感召下,新的时代楷模不断涌现。

雷锋当年是从鞍钢入伍的。1977年1月,又有一位鞍钢青年入伍,他叫郭明义。2010年以来,“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成为当地学雷锋活动的新载体。如今,郭明义爱心团队在全国有分队1000多支,成员200多万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这样写道: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那些为人民服务的人,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雷锋;社会风气出现问题之时,人们呼唤着雷锋……雷锋精神,已深深扎根人民心中,成为亿万中国人衡量生命价值、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尺;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始终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

精神永恒 代代传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涌现新的时代楷模,必须继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引导人们弘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理念,自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彰显价值、作出贡献。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要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学雷锋与志愿服务一体化,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生动局面。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中送温暖、献爱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树新风、育新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扬正气、促和谐。据统计,目前全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超过1.6亿人,志愿服务参与领域越来越广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要紧贴时代,增强雷锋精神感召力。要把学雷锋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每一次大的突破、每一次大的考验中,自觉用雷锋精神旗帜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据新华社沈阳8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