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1.学生发展质量
1.1党建引领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十二师党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师党委常委会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听取职业教育工作报告,研究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齐职业技术学校领导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明确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权力清单;建立完善决策议题提出制度、重要事项沟通协调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是加强干部学习。先后组织党员集体学习20余次,教职工集体学习6次,领导干部上党课2次,观看专题片5次,开展学习交流、专题研讨2次,参观学习3次,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1.2立德树人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围绕“三全”育人工程,搭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分学期完成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等)和选修课《心理健康》的教学,扎实指导学生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学生参与率100%。二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以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宣传、禁毒防艾等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暑假自护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防性侵、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讲座,学生参与率100%。开展“喜迎二十大·我爱我的祖国·坚定信念跟党走”演讲比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线上青春歌会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率100%。三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以“党支部—各科室—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领域主线,“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为主体的全方位育人领域主线,“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为主的思想领域主线,“教研室—教研组—专任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领域主线,“德育处—班主任—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领域主线,通过教学课堂、家校课堂、实习实训、订单式培养、社会实践等形式,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生活之中,打造育人资源与教学课堂、实践生活间相互渗透、有机嵌入、深度融合的全方位育人途径。
1.3学生情况
2021-2022学年,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458人,2022年学校注册新生852人,毕业105人,104人升学进入高职学习。
1.4在校体验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实训条件优质、食堂整洁明亮、校园文化丰富。通过随机抽取701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在学校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后勤服务满意度,在校体验满意度较高。
表1-2 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2年 |
调查人次 |
调查方式 |
1 |
学校生活满意度 |
% |
95.86 |
701 |
问卷调查 |
校园安全满意度 |
% |
96.86 |
701 |
问卷调查 |
|
后勤服务满意度 |
% |
92.3 |
701 |
问卷调查 |
|
2 |
家长满意度 |
% |
92.8 |
151 |
问卷调查 |
1.5就业质量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随着学校内涵发展,学生就业已逐步向高质量迈进。一是2022年,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共有毕业生105人,毕业生专业对口升学104人,就业1人,服务于第三产业。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注重培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理念,多渠道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健全创业创新教学体系,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二是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校,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西面点、中餐烹饪5大专业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签订“3+2”培养模式,切实有效的促进了中高职融通。三是与新疆紫罗兰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在中餐烹饪、中西面点专业中培养食品加工人才。
1.6技能大赛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组织开展各项技能大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一是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活动。通过职业教育“体验式”成果展,展示各专业学生实训作品、优秀毕业生事迹材料、师生技能大赛获奖作品等,共计60余份。开展“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主题系列活动3次,通过“团员有话说”、主题演讲、撰写心得等形式,用好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学生参与率100%。二是开展传统文化素养大赛。通过绘画、剪纸、民族乐器、传统舞蹈等比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穿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展示十二师职业教育成果,做到“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看点、人人有收获”,学生参与率100%。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兵团组织的各项比赛,组织师生参加兵团“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演讲比赛,学生和教师均荣获“一等奖”,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2.教育教学质量
2.1专业建设质量
2021-2022学年,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共有七个专业,比上年增加两个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和中西面点。学校立足第十二师区域经济发展,在技术技能人才储备、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及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餐饮业急需的中级面点师、中级营养师、餐饮一线人才等中西面点技能人才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2课程设置质量
2021-2022学年,学校共有31个教学班,共开设课程达159门,随机抽取学校701名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三年内毕业生共计206名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教师满意度、专业课教师的讲课满意度、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训实习的效果满意度、家长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均比较高。
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表
名称:第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2年 |
调查人次 |
调查方式 |
1 |
在校生满意度 |
% |
96.22 |
701 |
问卷调查 |
其中:课堂育人满意度 |
% |
96.72 |
701 |
问卷调查 |
|
课外育人满意度 |
% |
95.15 |
701 |
问卷调查 |
|
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 |
% |
98 |
701 |
问卷调查 |
|
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 |
% |
97.43 |
701 |
问卷调查 |
|
专业课教学满意度 |
% |
97.5 |
701 |
问卷调查 |
|
2 |
毕业生满意度 |
—— |
96.2 |
206 |
—— |
其中:应届毕业生满意度 |
% |
98.9 |
41 |
问卷调查 |
|
毕业三年内毕业生满意度 |
% |
95.58 |
165 |
问卷调查 |
|
3 |
教职工满意度 |
% |
97.5 |
66 |
问卷调查 |
4 |
用人单位满意度 |
% |
95.7 |
14 |
问卷调查 |
5 |
家长满意度 |
% |
92.8 |
151 |
问卷调查 |
2.3教学方法改革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校教育教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全面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一是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学校现有4名教师取得1+X幼儿照护中级师资及考评员证书,1名教师取得1+X幼儿照护考务督导员资格,现已申报1+X幼儿照护培训考点,预计2023年组织150名学生进行1+X幼儿照护培训考试。二是教务教科研室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督导检查,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各教研组每周进行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同时认真做好教师课后教学反思工作,通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4教材建设质量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坚持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材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国家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一是教材选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照程序选用,并对选用结果进行公示,保证优质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学生使用的教学用书均为职业院校教材目录中选取的教材。二是认真落实学校收费公示制度。为保证学校收费工作的透明度,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教材征订均通过社会招标形式进行,征订教材过程全程公示。学生教材费用,直接与教材供应方对接,学校教师不参与任何收费工作。三是制定《第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对教材、教辅、课外读物进行“三审三校”,通过划分学科、划分年级、划分区域的方式,明确责任人,根据每位任课教师所教授课程对文化课教材、专业课教材、教辅教材等教材进行逐班、逐人检查,防止问题教材教辅读物进入校园。
2.5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加快推进现代教育平台建设,2022年8月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590.6653万元,生均达到4051.2元。一是完成新校区全部网络布线工程,对外接入100M光纤专线,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采购智慧黑板20块,班级多媒体实现全覆盖。多媒体机房由3个增至5个,计算机基础课及专业课都能实现上机操作。二是扩建智能广播系统、监控系统,机房改造等,建设8个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音响等设施。将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纳入采购计划,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2.6师资队伍建设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编制从2019年的42个增加到56个,解决13名教师编制问题,师职校现有在编教师55人。通过招聘、校企合作聘任及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加专任教师数量,目前,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学生1458人,专任教师94人,“双师型”教师数由2021年9月的6名增加到38名,专业课教师64人。同时,不断优化教师职称评审路径。为有晋升职称条件的教师畅通职称评审渠道,研究制定职称职级奖励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14对,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切实提升课堂效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7校企双元育人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办学思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订单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教融合,实现“双元”育人。先后多次与新疆紫罗兰食品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新昌茂铁路电器控制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云熙电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疆财税联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进行磋商洽谈,与新疆紫罗兰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合作。
3.国际合作质量
3.1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质量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精神,十二师将打造成为新疆“一带一路”国际旅游门户、加快打造十二师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和头屯河谷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度假区,结合十二师经济社会发展,与新疆亚心全域旅游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游客集散中心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培养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助力十二师旅游经济发展。
4.服务贡献质量
4.1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为十二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贡献。一是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进入各团场企业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班5期,创业意识培训班3期,共计培训550人次。二是开展技能鉴定、认定工作,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社会评价组织机构共认定(鉴定)26场次,职业技能认定包括家庭保洁、小笼包制作、社区保洁、客房保洁、农村电商运营、养老护理员、物业管理员、电工、育婴师、美容师、中式烹调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共计1061人。专项鉴定、认定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2加强继续教育特色的服务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3对口支援
一是深入开展校校合作。2022年与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从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教师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帮助学校提高师资水平,与十一师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在社会培训方面大力开展共建工作;与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实现中高职融通有效衔接。二是深入开展援疆组团式帮教,与山东德州职业技术学校、山东德州学校、山东旅游管理学校、山东省国家开放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援建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等方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帮助。山东德州师范类研究生到校任教,学校教师分批次去山东德州学校实践轮岗,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学校教学水平。
5.政策落实质量
5.1政策落实情况
出台《第十二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十二师职业教育改革。一是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组建职教发展共同体,构建高职、中职相互衔接、错位发展的专业群体系,畅通中职生升高职招生通道和优惠政策。二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广“引企入校”、“引企办学”等联合办学模式,推动职校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三是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实施“1+X”证书制度,建立“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教学环境,鼓励职业学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校教师每年至少一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实行五年一轮换培训机制,打造全员“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职业学校建设或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充分发挥十二师校企联合会的作用,助力“双招双引”,建设以产学研创一体化、产供销孵一条龙为主要内涵的“一园一总一会”。
5.2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严格按照《职业教育法》多渠道筹措落实办学经费,2022年职业技术学校预算资金达到3352.54万元,其中,非税收入返还500万元,用于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育改革发展,并全面落实2000元/生/年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予以保障。严格落实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用于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计划。2022学年助学金审核通过人数共计1183人次。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共拨付学生中职免学费资金352.13万元,中职助学金118.38万元、中职国家奖学金0.6万元。以上资金均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管理,并依照程序合理使用。
5.3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助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制度汇编》,切实规范教师行为。二是强化学习,统一认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抓好干部、教师、学生“三层”学习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思想全统一。三是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精准,规划引领,落地见效。按照学校总规划、科室规划、年度工作要点,层层传递,分解落实,将学校总的规划列入每年工作要点之中逐条加以落实,使规划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可控性。四是明晰岗位职责任务。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理清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任务,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工作积极性,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五是学校以目标考核为载体,开展考核诊断。通过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岗位竞聘考核,保障“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自我诊断、预警和改进,推进学校内部质量持续上升,形成重业绩、重贡献的外部考核干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常态化,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激活了全体教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六是围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目标,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根据学校在整体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确定的目标,制定具体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定期进行工作质量诊断,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工作质量。
6.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6.1面临的挑战
一是学校实训场地、设备、实训室仍在建设阶段,当前专业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安排上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二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薄弱,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四是随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对于教师队伍“质”和“量”的需求与日俱增。
6.2应对措施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各类项目创建工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争取专项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利益,以“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为双翼,不断推进协调发展,破解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大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二是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开发的渠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形式,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的建设。三是积极寻求数字化、信息化支撑。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智能化管理,调查研究如何构建包含教学、生活、反馈评价、后勤保障等各管理环节在内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四是加强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继续争取职校编制的同时做好教职工队伍引进、管理、培养等工作,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的机制;加速推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待遇和保障机制,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郝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