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以人为本的宜居之区

宜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师党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宜居之区”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绿色发展特色宜居之区。这一目标,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广大群众内心的期望,是惠民之策、为民之举、利民之计。

打造“宜居之区”,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是保护好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安全是人们对生活的基础需求,当前的十二师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任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依然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打造宜居之区的重中之重,十二师各级依然要坚定地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落实好反恐维稳组合拳,进一步细化稳定的措施,落实稳定的任务,筑牢稳定的基础,形成稳定的常态,为打造宜居之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打造“宜居之区”,重点要建好城市。城市,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检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当前,十二师党委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兵团党委的部署要求,正在加快推进社区建镇工作。“设区建镇”是十二师打造宜居之区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引领,绘好城市发展蓝图,要以完善的基础配套服务居民品质生活,要注重城市绿化、美好、亮化的规划建设,让宜居之梦融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融于便捷的公共服务中,融于完善的城镇配套中。

打造“宜居之区”,要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述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打造宜居之区,要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打造宜居之区的全过程。

打造“宜居之区”,要以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把民生事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要时时刻刻保民生、惠民生、为民生。要坚定地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做实做细,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要统筹规划发展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工作,让居民群众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技能,让孩子们公平地享受良好教育,让人们充分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打造“宜居之区”,要着力营造现代文明新风尚。要充分发挥好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坚定不移地宣传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面开展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胡杨精神的宣传教育,用现代文明教育人,用现代文明凝聚人,用现代文明引领人,用文明之区涵养宜居之区,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共同创造、享受宜居之区的美好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