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一个是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一个是天山脚下的丝路明珠,湖南省益阳市与兵团第十二师虽相隔近万里,却因援疆情更深意更长。从八千湘女上天山,到湖南省益阳市对口援建十二师二二一团,两地人民结下了割舍不断的友谊。
5年来,湖南省益阳市从项目、民生、人才、产业、扶贫、文化等方面,给予了二二一团大力支持和援助。截至2019年12月,双方共组织实施援疆项目26个,投入计划内援建资金5391万元、计划外援助物资合计2650多万元,使团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极大发展。
2019年8月15日,二二一团团部冷库前,三个连队的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正和工人们一起将葡萄装车,数台冷藏货柜车将于3天后抵达益阳市红联农贸大市场。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吐鲁番市富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文府高兴地说:“得益于‘疆品入湘’项目,‘中国无核白葡萄之乡’的产品能销往益阳,产品销路拓展了,职工群众受益了。”
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湖畔的二二一团,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团精心创建的“中国无核白葡萄之乡”没有给该团的葡萄种植增加太多的附加值,也没有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
湖南省益阳市援建二二一团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紧扣这一症结,急团场之所急,想职工群众之所想,因地制宜,协助益阳市打造“疆品入湘”项目,团场的无核白鲜食葡萄、葡萄干等销往湖南,使团场规模型产品实现在内地市场销路“零”突破;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助力团场形成了葡萄品牌,构建了团场葡萄的销售和物流渠道,有效带动了团场特色林果业发展。
谈及近几年的援疆工作,益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工作队领队、二二一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田建强说:“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需要精准施策。受援地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力援什么。我们不仅争取后方支持解决民生短板问题,还针对团场产业薄弱实际,引进实实在在的产业援疆项目,集聚产业、带动就业、培植税源,提升团场‘造血’功能。”
由益阳市参与援建的二二一团万亩辣椒晒场,面积居全疆之首。每年8月至11月,大量来自石河子、沙湾、焉耆、昌吉等南北疆各地的辣椒商户和中药、农作物种植户,都会将相关作物运到这里,集中晾晒。
“晒场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二二一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刘松说,每年能为当地职工额外带来人均1万元的务工收入。
万亩辣椒晒场、“疆品入湘”项目、军垦八大院民俗康养、千吨葡萄干收购、兵团湘疆援疆产业园……一批批强品牌、上规模、带动强的援疆项目相继在团场签约、落地,人才、资金、技术源源不断流入团场,有力带动了团场经济社会发展。
“对口援疆既要注重‘输血’,也要注重‘造血’。”田建强说,工作队始终坚持统筹当前与长远,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无偿援助与互利合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团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了团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民生为重 “软硬”兼修
2019年12月30日,记者走进由湖南省益阳市援建的二二一团四连居民区,一座座楼房排列整齐,一条条柏油路纵横通达,连队党群活动中心、广场、便民超市配套齐全,职工家水、电、暖、气、厕一应俱全。
“住进这样的好房子,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二二一团四连职工缪中华高兴地说,现在冬天不用生炉子取暖,做饭用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四连有150户职工群众领到了援建住房的钥匙,实现了‘“新房梦”。
团场水管所危旧住房改造、山南四连安居富民样板工程、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网、援疆楼、供热改造、军垦文化中心、湘疆文化长廊、太阳能路灯……5年来,益阳市投入计划内资金5391万元,解决了团场职工群众住房、生活用气、道路照明以及团场污水处理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团场的基础条件。
与此同时,工作队协助益阳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计划外援助物资达2650多万元,集中解决了团场的危房改造、屯兵基地、文化教育设施、路灯亮化等问题。
2019年10月16日晚11时,夜已深了,援疆医生张华、陈伯解还在和帮带医生一起查房。
“益阳专家好啊,之前我的血压老是降不下来,用了陈医生开的方子后,一周就平稳了。”正在医院就诊的一连职工李宏伟说。
一名专家引领一个科室,一个科室服务一方群众。援疆期间,工作队积极打造覆盖儿科、内科、检验、放射、针灸康复科的“微组团”医疗援疆团队,全力保障“病有所医、病能医好”,医疗门诊人数同比增长近三成,有4项技术填补了本地空白,职工群众切实享受到内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邀请湖南医疗援疆队“组团式”来团义诊,累计举办30余场次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
“没有益阳的无私帮助,就没有医院的空前发展。”二二一团职工医院院长张建成感慨地说。
在教育方面,工作队协助益阳市向二二一团中学捐赠了教学办公设备和四大名著书籍、经典诵读书籍400套,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学校湘疆文化长廊和幼儿园。同时,还协助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心理咨询课、普通话提升班、小主持人特长班等。
另外,援疆老师还创新了“包年级”援疆教学实践工作,积极开展“组团式”教育、名师带徒、名师送课和名校结对活动,使团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二二一团中学中考成绩排名全师第二。
5年来,工作队在民生援疆方面整合多方援建力量,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医疗援疆、教育援疆为“两翼”,实施了一批双创基地、供热改造、军垦文化、休闲生态、城镇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助力二二一团如期脱贫,摘掉了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团场”帽子。
智力援疆 交流融合智力援疆、人才援疆是提升团场发展实力的重要抓手。
从2015年开始,益阳市分两批次向二二一团选派了35名援疆干部人才,向兵团机关和十二师选派了16名干部挂职。
“援疆干部王进锋,负责援疆项目工程进度协调,当团领导得知他是水利专家后,便安排他负责水管所沉砂池项目的监管。他在工地一住就是三四个月,直到水库建成试蓄水。”
“援疆医生徐卫东和廖凌鸥,看到医疗设施短缺,两人从工资里拿出4000多元购买了几台雾化仪和电子血压计,帮助医院建成了雾化室。”
“3名援疆教师应需援教,创新开设了心理咨询、普通话培训班、小主持人特长班,还引入了经典诵读教育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工作队统筹行政、文化、医疗、教育等人才力量,面向全团开办了‘援疆夜校’‘援疆讲坛’,以集中授课、互动交流、视频教学、基层讲座等方式培训职工群众600人次。”
此外,工作队还积极协调组织二二一团干部人才骨干赴益阳市交流挂职培训16批158人次,在益阳举办了9期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基层党建、政的职能、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财政财税业务等。
对口援疆是促进新疆与内地之间加深交流交往、增进团结的纽带。据不完全统计,益阳两批援疆队员结亲89户,资助物资累计达17万余元。
“我的这个湖南亲戚,对我很好,农忙时帮我干活,还买了很多吃的和儿童书籍。”说起田建强的帮助,四连困难职工吴绍坤眼里闪着泪花。
吴绍坤为给患胃癌的老伴治病,生活很是困难。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田建强积极引导她自立脱贫。去年,在田建强的帮扶下,吴绍坤养殖了20头育肥牛,到年底每头赚了4000多元,彻底摘掉了“贫困帽”。
“是田书记给了我希望!”吴绍坤感激地说。
从硬件到软件、从输血到造血、从引智到育人……5年来,湖南省益阳市对口援助二二一团工作成效明显,团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民生条件显著改善、发展观念全面转变。这些成效,不仅体现在数字上、项目上、团场面貌上,还体现在二二一团职工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上和朝气蓬勃的精气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