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1月19日,五一农场的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广褒的田野早已被皑皑白雪覆盖,但在三连绿野兴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冬瓜储存大棚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当天一大早,该合作社社员陈玉翔就接到了经销商的订购电话,他匆忙吃过早饭就赶到了大棚,招呼其他合作社成员一起将冬瓜装车。
2
“合作社通过储存冬瓜进行反季节销售,目前已进入北京、广州、成都等一线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去年通过加入合作社,我一年的收入达到了近20万元。”提到收入时,陈玉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加入合作社之前,陈玉翔和妻子一直靠种大田维持生活,两口子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满打满算只有3万多元的收入。“上有70多岁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下有上大学的儿子,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陈玉翔叹着气说。
2017年,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三连在“两委”的建议下成立了绿野兴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连队职工加入合作社,大家一起抱团闯市场。
“风险太大,还是看看再说。”刚开始陈玉翔不认可这种新型经营模式,所以他并没有加入合作社。
“社长张明辉带领大家种冬瓜,然后储存起来进行反季销售,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好,就学着大伙儿一起种了冬瓜。”陈玉翔说,结果到年底了,同样是种冬瓜,加入合作社的人都赚了钱,我的收入却还是和种大田差不多。”这让他苦恼不已。
“合作社不仅有专门的成员对全国各地市场进行考察,而且有统一的冬瓜储藏场地和技术,只有抱团取暖,才能有出路。”张明辉的一席话让陈玉翔恍然大悟,他果断提出申请加入合作社。
“加入合作社后我就分到了一个冬瓜储存大棚,社长和‘两委’还经常邀请农科所的专家和种植能手给我们传授种植经验。冬瓜的销路和价格完全不用我们操心,合作社早就联系好了,我们只需要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种好冬瓜就行。”陈玉翔高兴地说。
3
致富增收靠政策,更要靠自己的努力。2018年,陈玉翔又承包了100亩土地,并劝说妻子和自己一起种冬瓜,两口子精耕细作,冬瓜长势十分喜人。
“今年储存的冬瓜已经卖了一半,收入就达到了8万多元,过完年又是冬瓜销售的一个小高峰,另外半棚冬瓜预计很快就能销售出去。”陈玉翔说,自从加入合作社,自己干劲十足。
“那是我原来的房子,只有60多平米,一家四口人住在里面很拥挤,夏天热得要命,冬天还要烧炉子。去年我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家具家电也置备齐全了,车也是去年新买的。”中午时分,陈玉翔驾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路过田间的一座小平房时他对记者说道。
“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日子越过越红火,母亲的病情也逐渐好转,儿子大学毕业也顺利找到了工作,这样的日子才有奔头!”陈玉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