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老李,又带老伴出来逛了?”
“是呀,今天天气好,出来晒晒太阳。”
3月27日,73岁的李洪生像往常一样,用轮椅推着患有脊髓空洞症的妻子王华清在社区转转,夫妻俩边走边聊,当阳光照在妻子脸上时,李洪生停下来温柔地为妻子戴上遮阳帽,妻子抬起头冲他微笑……
戳视频,走进“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李洪生
2014年,李洪生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他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妻子40余载的感人事迹广为传颂,成为一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
李洪生,汉族,出生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硫磺沟村。当时村里只有两家是汉族,其余都是少数民族家庭。
“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幸福,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也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去游乐场,我们都是漫山遍野地疯跑。”李洪生说。
1958年,硫磺沟公司一号井成立,公司在这里开办了第一所国家通用语言学校,李洪生开始系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天有不测风云。“11岁时,父亲不幸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剩下我和4个年纪尚小的兄弟姐妹。”提起自己的家庭变故,李洪生面露悲戚。那时,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15岁时,我决定出来工作,之后在煤矿放过羊,在场部当过通讯员,还干过统计员,直到机务班成立,我才算‘安稳’下来。在这个岗位上,我一直干到了退休。”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李洪生说,虽然苦累交织,但日子过得暖心。
李洪生给妻子梳头
“有名产妇急需输血,大家快去帮忙!”一天,正在忙的李洪生被一声紧急呼救打断。原来,隔壁班的女工友分娩,因难产失血过多,需要紧急输血。
听到呼救后,李洪生立即和其他4名工友赶到医院检测血型。在得知他的血型匹配时,李洪生毫不犹豫地献血,解了燃眉之急,女工友转危为安。
献血后,李洪生没有条件调养,也没有时间休息,回到机务班又干了一天体力活,当晚发烧患了伤寒。这一病,足足让他在床上躺了三个月。
“伤寒来得猛烈,我差一点命都没了。”李洪生说,身体康复后,他明白了生命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生命中的一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工作中。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他是好男人、好丈夫,这么多年一直悉心照顾妻子,不容易。”在头屯河农场同和·幸福城小区,李洪生的名字家喻户晓,提到他,小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李洪生与王华清已携手走过了50个年头。1968年,他们经人介绍,相识、相知、相爱。一年后,这对新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所有人眼里,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男的俊朗勤劳,女的聪慧能干。
“那时,我们俩的月工资加起来只有几十块钱,日子却过得甜蜜。下班回家后,饭桌上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我心里很温暖,很幸福。”提起婚后的甜蜜生活,李洪生的双眼笑成了一条线。
很快他们有了一女一儿,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当全家人沉浸在小儿子出生的喜悦时,王华清感觉到四肢日渐乏力,没多久,连日常的家务做起来都有些吃力。
一向健康的王华清没把身体的变化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普通的劳累,休息休息就好了。可李洪生担心妻子,执意带她去医院检查,没想到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从此,他们便成了医院的“常客”,即便做了手术,病情仍未好转。
1980年,病情越来越重的王华清瘫痪,下半身基本失去知觉。她心里不甘,为什么自己会遭受这样的罪。原本温柔贤淑的她变得脾气古怪、暴躁。
“有时喂她吃饭,她不愿意吃,还说狠话让我走。”李洪生回忆说,刚开始的日子很难,每次都是笑脸相迎,说些笑话逗她开心。
“我当时就想,我是她的丈夫,我怎么能一走了之,我要留下来照顾她,这是我的责任。”李洪生坚定地说。
“他每天很辛苦,我故意冲他发脾气,给他添乱,就是想让他离开我。”说起那段煎熬的日子,王华清流下了眼泪。
“后来,她看着我每天不仅要照顾她,还要照顾孩子,还要为了一家的生计在外打拼,她于心不忍。”李洪生笑着说。
李洪生给妻子揉腿按摩
王华清瘫痪40年来,李洪生为防止王华清肌肉萎缩,保持血液循环顺畅,每天睡觉前都会给妻子揉腿按摩,没有一天中断。直到现在,王华清的双腿肌肉也没有出现大面积萎缩。40年里,李洪生不知抱了妻子多少次,没有一次让妻子摔倒过。
知足常乐 感恩生活
“现在的日子真是好!”李洪生指着周边的小区,开心地说:“以前,这片都是土路,要是赶上下雨天,或是冰雪融化时,一地泥。现在,一切都大变样。”
2012年对于李洪生一家意义非凡。团场保障性住房小区建成,李洪生和王华清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新居。
“我小时候住的是低矮的土房子,早上起来,满脸的沙子。后来条件稍微好些,我们住上了平房,虽然比以前宽敞、明亮很多,但每逢下雨,房屋会漏水。如今,党的政策好,我们搬进了楼房。”谈起已经住了近7年的楼房,李洪生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小区的兄弟姐妹们对我们家帮助很多,老伴去超市,店主都会很热心地将商品送到老伴身边,这样的事太多了,我很感谢他们。”为回报大家,李洪生加入了头屯河农场“老年志愿服务队”,与志愿服务队的伙伴们一起在每月8号、18号、28号为社区居民义务磨菜刀,至今已坚持磨了好几年。同时,他还当选为“楼栋长”,积极为整栋楼的居民服务,宣讲政策、办理暂住证……谁家有事,李洪生都会尽力帮忙。
李洪生在家给花木浇水 向浪 摄
让李洪生开心的事远不止这些,王华清常年用药,每年的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妻子有社保,住院、医药费都有相应的报销比例,这解决了他们一家最大的难题。
“我现在很幸福,子孙承欢膝下。我和老伴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50个年头,她仍然有说有笑地陪在我身边,每天陪我唠唠嗑,我很满足。儿女虽然工作很忙,但也经常会回家看看。”李洪生欣慰地说。
70余载,当初清浅歌唱的少年,在流逝的时光长河里,已是白发苍苍的暮年老人。一路走来,他左手挡着风雨,右手握着初心,双脚踏着冰雪,双肩扛着家庭,在平凡的岁月里,播撒着爱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