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老板,今天都有啥烤饼?”
“有葱花的、香豆子的、南瓜的、甜的、咸的……你要哪一种?”
4月19日早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位于三坪农场再就业市场对面的伊德烤饼店也开始热闹起来。金灿灿的烤饼已经出炉,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说起伊德烤饼店,前来购买烤饼的居民蔡金秀忍不住夸赞:“这家店的烤饼不仅种类多,味道也好,我隔三差五就会来一次。”
于占祥是烤饼店的老板。最初,于占祥和妻子在三坪农场靠种地维持生计,连续几年收成都不理想。后来,夫妻又去企业上班,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一晃过去了3年,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里的花销也逐渐多了起来,两口子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决定在家门口干点什么,时间既相对宽裕,又能照顾好老人、孩子,还能保障收入。
经过对市场的一番调研,头脑精明的于占祥发现,三坪农场卖馍馍的商户比较少,而卖特色烤饼、点心的商户就更少了,居民想买些烤饼、点心还要跑到7公里外的昌吉市或者10余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非常不方便。于是,于占祥便和妻子决定开个烤饼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法有了,可是创业的资金从哪儿出?房租每年要好几万元,这成了于占祥夫妇创业路上的绊脚石。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就在于占祥夫妇俩一筹莫展时,机会来了。
2019年,三坪农场为了鼓励职工创业增收,决定投入55万元对三坪农场再就业市场进行改造,并给予商户免除水费、暖气费、物业费等帮扶政策,还安排专人对市场环境进行规范管理。这个消息对于占祥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他们夫妇俩一致决定在再就业市场里面租赁一个摊位。
去年7月,于占祥夫妇花费1万元购置了烤饼机与和面设备后,烤饼摊位便顺利开张。“近15平方米的摊位每个月仅有450元租赁费,节省了一大笔费用。”于占祥说,冬季在室内既不冻手也不冻脚,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尽管烤饼摊不大,但每天备料、发面、烤饼、打扫卫生、招呼客人等活,让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忙点、累点,可是每天都有现金进账,一个月下来,收入能达到2万余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于占祥开心地说。
于占祥夫妇的辛勤付出,换来烤饼店的红火生意,通过近一年时间的资金积累,于占祥又想着开个更大的门店。
今年3月,三坪农场加大对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保障性住房门面以低于市场价位出租,为广大职工群众创业增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借着这场“东风”,于占祥在保障性住房D区租赁了一间40平方米的门店,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烤饼机、和面机、发酵柜一应俱全,位置也刚好处于再就业市场对面,既不流失老顾客,又扩大了经营规模,一举两得。
“要不是农场提供再就业市场这个平台,我们两口子哪能这么快就把这个门店经营起来。”于占祥说,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农场的好政策。
如今,于占祥夫妇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一年来,家庭条件大有改善,生活有了全新的面貌。说起下一步的打算,于占祥信心百倍,他计划为农场居民提供更多品种的烤饼、点心,奋斗出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