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有这样一群人,川流不息的马路是他们常年坚守的“战斗前沿”,他们不怕风吹日晒,不惧严寒酷暑,默默守护着辖区道路的顺畅。
他们与风霜为伍,与烈日相伴,用热血、汗水和坚守筑起平安的道路,用责任和奉献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他们就是群众交通“生命线”上的守护者——交通警察。
十二师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事故中队负责人徐博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每每说起自己的工作,这个幽默、爱笑的大男孩总是一脸骄傲与自豪。
1991年出生的徐博伦出身于“民警世家”,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有着从警梦。
“民警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荣誉的传承,更意味着承担的责任与守护。”徐博伦说。
2013年,刚刚退伍的徐博伦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报名参加十二师公安局特警招录考试,他要传承家庭的红色信仰,穿上那身让他魂牵梦萦的制服。
“你想好了吗?你已经不是孩子了,我们尊重你的决定,但你一定要明白,民警的职责与使命究竟是什么。”考核通过的那一天,在公安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认真叮嘱徐博伦。
“从小您就是我的榜样,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徐博伦铿锵有力地回答。
2014年1月28日,这一天对于徐博伦来说充满了惊喜,他成功通过了十二师公安局的考核,穿上了期盼已久的警服,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我要报名!”得知十二师公安局正式着手组建交警支队的消息后,徐博伦又第一时间向交警支队筹备组报了名,主动要求申请加入正在筹备组建的交警队伍。
2019年3月,徐博伦正式成为了交警支队二大队事故中队的一名民警。
“身为一名交通民警,虽然很辛苦,但我的付出能够换来辖区道路的顺畅,让我感到很开心,即使默默无闻,也无怨无悔。”徐博伦说。
交警支队组建之初各项事务都在摸索中,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徐博伦从不轻言放弃。
无从下手,就从每一起简易事故学起,从每一个事故现场勘查着手。从老民警眼中的“菜鸟”,到如今群众交口称赞的“小徐警官”,无论何时,徐博伦总是认真绘制每一起事故的现场图、记录好每一起事故的现场勘查笔录,提取每一处可疑物证。
“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需要细之又细,我们要有扎实的法律法规支撑,决不容许出现半分差错,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徐博伦说。
每天,徐博伦都会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熟悉有关业务工作具体操作要求,厚厚的笔记,记录着他对岗位的坚守与初心。面对工作中不懂、不熟悉的问题,老民警和有经验的保险公司事故勘察员都是他的老师。
“有时候事故现场双方情绪比较激动,我们就要向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明工。如果对事故责任判定有意见的,我们也要现场普及法律法规。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执法,既要做到合法,也要做到合理合情,所以我们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徐博伦说,在平时事故处理中坚持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日常实一点,才能做到公正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即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徐博伦时刻学习的习惯却没有改变,他时常翻看书本,仔细研究前辈们处理事故的方式方法,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从交警支队组建到现在,徐博伦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00余起,每一起案件完美处理的背后都是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与执着。
“全国公安机关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感动十二师人物”“个人三等功”……面对荣誉与赞美,徐博伦说:“既然选择了公安工作,就注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好好工作,让党和人民满意。”
虽然在交警这个岗位上才两年,可徐博伦凭着对交通管理事业、对人民警察职业的无比热爱,时刻牢记“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将自己的青春,无悔地奉献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融入在了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中。
坚守岗位 做群众的“贴心人”
“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应该是你做了多少事,多少人因你而受益。”这是徐博伦常说的一句话。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19年7月16日晚,徐博伦正带队排查隐患路段,路过三坪农场时,听到林带里传来了一阵孩子的哭声。
“小朋友,你怎么了?告诉警察叔叔好不好?”徐博伦循着哭声在林带里找到一个小男孩,看见孩子哭得厉害,他赶紧轻声安慰道。
原来,这名9岁男孩和父母发生了争吵后跑出了家,跑远了迷路了,这才在林带里大哭起来。
徐博伦见状,赶紧将孩子领到就近的警务站,几经查找终于联系上了孩子的母亲。十分钟后,一辆轿车停在了警务站门口。
“警察同志,谢谢你们啊,我们找了孩子好几个小时了,心急如焚,生怕他出什么意外,谢谢你们帮我找到孩子。”见孩子平安无事,情绪激动的母亲不停地道谢。
2019年8月3日,一辆黑色私家车停在了正在执勤的徐博伦面前,一名男子匆匆从驾驶室下来,大声喊道:“警察同志,请帮帮我!”
原来,该男子的妻子到了预产期,身体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上送往医院诊治,可正值下班高峰期,道路上的车一辆接着一辆缓慢地挪动,根本无法快速通过。
“孕妇等不了了,快跟上。”徐博伦打开警灯、拉响警笛,驾驶着警车在前方开道,为孕妇开辟出了一条畅通的绿色通道。
……
自徐博伦工作以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他来说,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就是最好的安慰。
“民警的职责就是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徐博伦骄傲地说。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辖区车流量不断加大,交通事故案件也在增长。可交通事故处理难度大,正常的工作时间完全不能满足案件处理的需要,“白加黑”“5+2”成为了徐博伦的工作常态。
“十二师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负责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和五一农场周边区域道路的交通管理和安全,责任很重大。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全师旅游业的兴旺,每到节假日,团场的人流和车流量都会‘剧增’。这种时候,我们更要坚守岗位,最大限度确保辖区的交通安全,守护人们的出行平安。”徐博伦说。
在同事眼里,他像一颗小太阳,不停地发出光和热,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帮助;在家人眼里,他是个倔强的孩子,认定的事情绝不轻言放弃。
“孩子,生日快乐!”
今年的生日,徐博伦收到了父母打过来的视频电话,望着手机那一端双鬓染白的父母,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已经很久没有回家陪伴父母了,有遗憾,但是责任在身,家人非常理解我。”这一天,跨越了1000多公里的距离,通过网络,徐博伦收到了来自父母的祝福。
勇担使命 做安全的“捍卫者”
“大队长,这是我的请战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申请去一线。”2月3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按照上级指令和要求,需要立即对进入辖区车辆进行分流管控,徐博伦主动递交请战书,请缨到一线开展勤务工作。
“能够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是一种光荣,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当日,徐博伦带着这份信念,驻守在了头屯河农场检查站疫情防控检测点。
24小时上岗查控,协助卫生、防疫、运输部门,对进入辖区车辆进行逐人逐车检查、测温、消毒、询问、登记,对异地车辆及人员进行耐心解释,做好劝返工作,提醒出行车辆人员注意个人防护,对外地车辆进行详细排查……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徐博伦经常在户外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民警同志,您能不能帮帮我。”2月15日,检查点门口停下一辆轿车,还未待徐博伦上前询问,车主就急切地寻求他的帮忙。
“我家老人生病了,需要去市里的医院做治疗,您帮帮我,我怕耽误久了会出事的。”徐博伦听到车主的求助后,迅速开上警车、拉响警笛,一路开道,直至将他们安全送到医学院。
“你赶紧带老人先去看病,如果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徐博伦和车主将老人送进急诊室后,对车主嘱咐道,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3天后,徐博伦接到了车主的电话。电话那头充满喜悦,由于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病情已逐渐好转,车主特地向徐博伦致谢。
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常有同事问徐博伦:“你已经60多天没有回家了,你想爸妈吗?”徐博伦总是笑着说:“十二师公安局不就是我们的家吗?辖区的居民不就是我们的亲人吗?在疫情期间守护着他们,是我们党员的职责。我想爸妈,但是我相信还有其他一线的兄弟在守护着他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身为一名“90后”,徐博伦和广大青年民辅警逆行奔赴“战场”,投身于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勇当主力、敢扛战旗,成为十二师基层抗疫的主力军、先锋队,用担当和奉献诠释了别样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