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炼、收获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这封回信在十二师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勇担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四十七团老兵镇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长党芳曾是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2009年从河南平顶山学院毕业后,他响应号召来到新疆兵团,扎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四十七团。十年弹指一瞬,党芳初心未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抱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种坚守奉献的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时隔多年,谈起当初的选择,党芳依然坚定。
“一道命令执行一生,‘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继承、发扬和学习,我会沿着他们的足迹,崇尚勤奋实干,争当老兵精神的践行者。”党芳说,选择西部,就选择了奉献,既然接过老兵们手中的枪和镐,就要为祖国站好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兵团篇章贡献力量。
从繁华都市到戈壁沙漠,从城市近郊到大山深处,十二师广大高校毕业生以青春之我矢志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〇四团牧三场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栋扎根团场工作13年。在海拔2700至4200米的高山干旱草原,他的足迹遍布120多万亩的草场,收集牧民意愿、梳理致富产业项目,带领牧三场“两委”和牧民创办合作社,将青春书写在草原牧区。
杨栋说:“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作为一名奋战在团场一线的党员干部,我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牧场草原,为牧民们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奉献力量。”
“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头屯河农场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就选择来到头屯河农场担任一名农业技术员。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摸索研究葡萄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带领更多职工群众加入合作社增收致富。“我坚信农业是大有前途的,作为涉农专业毕业生,基层就是锻炼我们本领的最好舞台。”杨梅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牢记总书记嘱托,十二师党委正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总书记的回信寄语,饱含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心关爱。今年,十二师多渠道、多举措促进大学生就业。”十二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张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