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青山”全都要!十二师旅游业发展有一套

一座崛起的新区,

总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一条生态赋能的河谷,

总能勾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兴趣。

9月17日,暖阳抚照大地,来自人民网新疆频道、经济日报新疆记者站、中国新闻网、新疆日报、天山网、胡杨网、乌鲁木齐晚报、十二师融媒体中心的10余名记者来到兵团五一新区和头屯河谷森林公园,探寻我师“一城一河”项目建设带来的发展能量。

记者先后来到五一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康华农庄采摘园、头屯河农场花田林海生态旅游景区、头屯河谷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头屯河谷森林公园”)等地,置身于水流旖旎、色彩斑斓的美好环境中,记者纷纷为我师的生态环境改造点赞,为依托美好生态加快旅游产业布局发展的做法点赞。

美好生态绘出文旅产业发展底色 

走进头屯河谷森林公园,26公里的滨河步道贯穿河谷,沿途绿树成荫,各种花卉争相竞开,风景如画。一派自然与人文相容、美景与文化相汇的景象。

“以前这里寸草不生,荒坡、荒山上满是黄土,现在成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韵、冬有景的生态河。”乌鲁木齐市马拉松长跑协会会长张健感慨道,好山、好水、好空气,让头屯河谷成为了举办骑行赛、健康跑、亲子跑、趣味跑等活动的首选地。

今年,十二师在头屯河谷已相继举办了马拉松半程跑、“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亲子跑、“邂逅醉美头屯河谷·2020年头屯河谷森林公园摄影大赛”等多项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进一步扩大了头屯河谷的知名度。

把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近年来,十二师党委以兵地融合发展为路径,围绕兵团五一新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推动头屯河谷生态治理,建设“万亩生态绿心”和“绿道”项目,提升头屯河谷景观品质,改善头屯河两岸三地生态环境。

目前,头屯河谷森林覆盖率由原先的10%提高到30%,其中“万亩绿心”和“绿道”项目中,植绿的投入就占了50%,景观打造面积达127公顷。

“这里生态文旅特色鲜明,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每天都有游客在宽敞平坦的步道上休闲、健身,领略头屯河东岸新景的魅力。”张健说。

业态融合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好生态赋能旅游产业新发展。邻近头屯河谷的五一新区绿水环绕、草木葱茏、楼房矗立,俨然一副现代化生态城镇的模样。

生态、高效、外向型的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每年5月至8月,牡丹花、鸢尾花、菊花等花卉争相媲美,千娇万态,月月都有新“花样”。园内还有正在培育中的小浆果采摘园、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栩栩如生的蝴蝶兰、憨态可掬的多肉植物……

迎宾花海里,沿着木道游走,放眼望去格桑花、虞美人等数十种鲜花争相竞开,红的,黄的、紫的姹紫嫣红,还有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康华农庄、金海棠等采摘园从6月开始,每个月都有大量时蔬成熟。多业态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乌昌地区居民前来游玩。每逢假日,采摘园内游客如织,体验着农事旅游的乐趣。

“抢抓扶贫开发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这是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之路上,十二师坚定不移的民生发展方向。

今年,十二师围绕头屯河谷森林公园,在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头屯河农场重点打造了千亩采摘园、星级餐饮区,发展采摘、民宿、休闲、垂钓等农事旅游,将旅游业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度融合,把旅游业培育为职工增收、生活改善的重要渠道,带动团场经济加速发展的“法宝”。

“康华农庄采摘园以‘党支部+合作社+职工’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年底合作社成员可以得到分红,增加一部分收入。”五一农场五连党支部书记李连江说,由合作社负责运营的采摘园还可以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预计每年会雇佣职工群众上千人次。

全域“花”开汇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十二师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AAA级景区4个,三星级酒店1个,兵团4星级农(牧)家乐3个,兵团3星级农家乐2个,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特色景观名镇1个,旅行社24家,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家底”丰厚。

全域旅游的勃兴,仅靠“家底”远远不够,更需要科学的理念和坚实的平台。近年来,十二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转变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从全域视角着眼,注重全景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把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自驾旅游、乡村旅游作为基本业态,由单一景区建设管理向全域旅游提升转变,精心建设特色产品、龙头精品。

今年,“天鹅之乡”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园、烽火台小镇、花田林海景区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由十二师13个景点构织的“农业科创休闲精品游”“乌鲁木齐周边乡村休闲游”“乌鲁木齐周边文化民俗风情游”“乌鲁木齐周边生态亲子研学体验游”4条旅游线路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文旅产业展现出新气象。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推出‘春赏花、夏消暑、秋收乐、冬滑雪’等四级产品,实现由‘半年闲’到‘四季游’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文旅产业发展,激发旅游潜在消费。”师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媛介绍说,今年1至8月,全师预计完成旅游接待人数144.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5亿元。

为给游客提供从“进港”到“出港”,从“执机”到“登机”一体化的航旅服务,满足游客一站式买遍全疆特色产品、购买全球一线大牌的购物需求。今年,十二师围绕“既是目的地,也是出发地”,按照“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布局,重点打造了新疆游客集散中心项目。项目完成后,这里将是各地游客抵达、体验新疆的“第一站”,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更能将游客的“购物车”快速清空,送达游客所在的城市,让游客轻松愉悦踏上回程之旅。